短文两篇
佚名〔先秦〕
夸父逐日
夸父与日逐走,入日。渴,欲得饮,饮于河、渭,河、渭不足,北饮大泽,未至,道渴而死。弃其杖,化为邓林。
共工怒触不周山
昔者,共工与颛顼争为帝,怒而触不周之山,天柱折,地维绝。天倾西北,故日月星辰移焉;地不满东南,故水潦尘埃归焉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夸父与太阳赛跑,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;他感到口渴,想要喝水,就到黄河、渭水喝水。黄河、渭水的水不够,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。还没赶到大湖,就半路渴死了。他丢下的手杖,变成了一片桃林。
从前,共工与颛顼争夺部落天帝之位,(共工在大战中惨败,)愤怒地撞击不周山,支撑天的柱子折了,系着大地的绳索断了。(所以)天向西北方向倾斜,所以日月、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;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,所以江河泥沙都朝东南方向流去。
注释
逐走:竞跑,赛跑。
入日: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。
河、渭:即黄河、渭水。
大泽:大湖
简析
《夸父逐日》是一则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古代神话故事,讲述了夸父与太阳竞跑,最终因口渴而死的悲壮故事。此文不仅体现了夸父的坚韧与毅力,也寓意着人类追求光明与希望的永恒主题;《共工怒触不周山》则讲述了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失败后,愤怒地撞向不周山,导致天地结构发生巨变的故事,既体现了古人对天地自然现象的朴素理解,也寓意着人类在面对不公与压迫时,敢于抗争、追求正义的精神。
泽涸之蛇
《韩非子》〔先秦〕
泽涸,蛇将徙。有小蛇谓大蛇曰:“子行而我随之,人以为蛇之出行者也,必有杀子者;不如相衔,负我以行,人以我为神君也。”乃相衔负以越公道。人皆避之,曰:“神君也。”
埳井之蛙
庄周〔先秦〕
谓东海之鳖曰:“吾乐与!出跳梁乎井干之上,入休乎缺甃之崖。赴水则接腋持颐,蹶泥则没足灭跗。还虷蟹与科斗,莫吾能若也。且夫擅一壑之水,而跨跱埳井之乐,此亦至矣。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?”
东海之鳖左足未入,而右膝已絷矣。于是逡巡而却,告之海曰:“夫千里之远,不足以举其大;千仞之高,不足以极其深。禹之时,十年九潦,而水弗为加益;汤之时,八年七旱,而崖不为加损。夫不为顷久推移,不以多少进退者,此亦东海之大乐也。”
于是埳井之蛙闻之,适适然惊,规规然自失也。
昔齐攻鲁求其岑鼎
左丘明〔先秦〕
昔齐攻鲁,求其岑鼎。鲁侯伪献他鼎而请盟焉。齐侯不信,曰:“若柳季云是,则请受之。”鲁欲使柳季。柳季曰:“君以鼎为国,信者亦臣之国,今欲破臣之国,全君之国,臣所难也。”鲁侯乃献岑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