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雨
方岳〔宋代〕
竹斋眠听雨,梦里长青苔。
门寂山相对,身闲鸟不猜。
客应嫌酒尽,花却为诗开。
莫下帘尤好,恐妨云往来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我躺在竹斋里,听着雨声入眠,梦里似乎也能看到青苔慢慢地生长。
门前寂静与群山相对,身在闲处,这份寂静连鸟儿也不会猜疑。
客人可能会觉得酒没了不尽兴,花儿盛放却让我们的诗情尽兴。
此时最好不要放下帘子,不然恐怕会妨碍雨后天空中的云朵往来。
注释
竹斋:室外植竹的书斋。
恐:唯恐。
创作背景
这首诗是作者罢职乡居时所作。
简析
《听雨》是一首五言律诗。诗的首联通过写竹斋听雨而眠,梦境也长出青苔,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;颔联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幽静与诗人内心的闲适;颈联说客会觉得没酒不尽兴,但花儿的盛放却仍让人大发诗兴;尾联是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留恋与向往。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,能令人想见雨声潺潺、山林空寂之况,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、追求闲适、隐逸遁世的志趣,诗意盎然。
方岳
方岳(1199~1262),南宋诗人、词人。字巨山,号秋崖。祁门(今属安徽)人。绍定五年(1232)进士,授淮东安抚司□官。淳□中,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。后调知南康军。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,被移治邵武军。后知袁州,因得罪权贵丁大全,被弹劾罢官。后复被起用知抚州,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。 1681篇诗文 24条名句
鹧鸪天·西都作
朱敦儒〔宋代〕
我是清都山水郎,天教分付与疏狂。曾批给雨支风券,累上留云借月章。(券 一作:敕)
诗万首,酒千觞。几曾着眼看侯王?玉楼金阙慵归去,且插梅花醉洛阳。
读书要三到
朱熹〔宋代〕
凡读书,须要读得字字响亮,不可误一字,不可少一字,不可多一字,不可倒一字,不可牵强暗记,只是要多诵数遍,自然上口,久远不忘。古人云,“读书百遍,其义自见”。谓读得熟,则不待解说,自晓其义也。余尝谓:读书有三到,谓心到,眼到,口到。心不在此,则眼不看仔细,心眼既不专一,却只漫浪诵读,决不能记,记亦不能久也。三到之中,心到最急。心既到矣,眼口岂不到乎?
端午三首
赵蕃〔宋代〕
谩说投诗赠汨罗,身今且乐奈渠何。
尝闻求福木居士,试向艾人成祝呵。
忠言不用竟沉死,留得文章星斗罗。
何意更觞昌歜酒,为君击节一长歌。
年年端午风兼雨,似为屈原陈昔冤。
我欲于谁论许事,舍南舍北鹁鸠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