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遇诗三十八首·其三十八
陈子昂〔唐代〕
仲尼探元化,幽鸿顺阳和。
大运自盈缩,春秋递来过。
盲飙忽号怒,万物相纷劘。
溟海皆震荡,孤凤其如何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孔子探究大自然的变化,北雁南飞顺应阳和规律。
天道运转自然伸缩进退,春与秋的来去先后交迭。
疾劲的暴风忽然间怒号,天地间万物相互受摧折。
浩瀚的大海都波涛震荡,孤高的凤鸟又奈其谁何?
注释
仲尼:孔子的字。
元化:天地。
飙:暴风。
递:一作“迭”。
分劘(mó):折磨。劘,通“磨”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彭定求 等.全唐诗(上)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6:211-212
2、
于海娣 等.唐诗鉴赏大全集.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0:23-25
3、
王 岚.陈子昂诗文选译.成都:巴蜀书社,1994:1-59
创作背景
传统说法认为这组诗是陈子昂年轻时期的作品,而近现代学者多认为它们不是一时一地之作,整个作品贯穿于诗人的一生,而作于后期的较多。此诗为其中第三十八首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王岚·陈子昂诗文选译[M]·成都:巴蜀书社,1994
2、
宇文所安·初唐诗[M]·北京: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2014
简析
《感遇诗三十八首·其三十八》是一首五言古诗。开篇两句写孔子探求宇宙本源、大雁顺应季节变换;三四句指出宇宙万物遵循着自然的规律,兴衰更替,春秋变换,不可逆转,体现出宇宙运行的宏大与无情;五六句写狂风骤起,万物在风暴中相互碰撞、摩擦;末两句以广袤的海洋在风暴中震荡,比喻个体生命在宇宙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助。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,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探寻和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思考。
陈子昂
陈子昂(公元661~公元702),字伯玉,梓州射洪(今四川省射洪市)人,唐代文学家、诗人,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。因曾任右拾遗,后世称陈拾遗。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,其诗风骨峥嵘,寓意深远,苍劲有力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《感遇》38首,《蓟丘览古》7首和《登幽州台歌》、《登泽州城北楼宴》等。陈子昂与司马承祯、卢藏用、宋之问、王适、毕构、李白、孟浩然、王维、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。 156篇诗文 324条名句
过故人庄
孟浩然〔唐代〕
故人具鸡黍,邀我至田家。
绿树村边合,青山郭外斜。
开轩面场圃,把酒话桑麻。
待到重阳日,还来就菊花。
山石
韩愈〔唐代〕
山石荦确行径微,黄昏到寺蝙蝠飞。
升堂坐阶新雨足,芭蕉叶大栀子肥。
僧言古壁佛画好,以火来照所见稀。
铺床拂席置羹饭,疏粝亦足饱我饥。
夜深静卧百虫绝,清月出岭光入扉。
天明独去无道路,出入高下穷烟霏。
山红涧碧纷烂漫,时见松枥皆十围。
当流赤足踏涧石,水声激激风吹衣。
人生如此自可乐,岂必局束为人鞿?
嗟哉吾党二三子,安得至老不更归。
利州南渡
温庭筠〔唐代〕
澹然空水带斜晖,曲岛苍茫接翠微。(带 一作:对)
波上马嘶看棹去,柳边人歇待船归。
数丛沙草群鸥散,万顷江田一鹭飞。
谁解乘舟寻范蠡,五湖烟水独忘机。